搜索
大众观察|从搭建“迷你工厂”到给生产线装“智慧大脑”,山东技能人才何以向“新”而行
全国技能大赛智能制造赛项占比过半,折射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。山东通过以赛促教、产教融合培育新型技能人才,推动教学对接产业需求。
从搭建“迷你工厂”到给生产线装“智慧大脑”,技能比拼折射产业焕新人才需求
技能人才,何以向“新”而行

前段时间,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上,智能制造、数字技术等前沿技术赛项设置占比过半,这一变化不仅勾勒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清晰脉络,更向广大技能人才发出了向“新”而行的信号。这些前沿赛项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人才需求导向?作为工业大省的山东,又该如何精准培育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技能人才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对参加大赛的教练、选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采访。
新生产模式催生技能新需求
“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产品,而是追求个性化、特色化的商品,这使得‘多品种、小批量、定制化’的生产模式应运而生。在此背景下,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将传统工厂改造为智能工厂,懂得智能化生产线安装、组网、运维的技能人员需求激增。”工业4.0赛项教练、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现代制造工程系教师许光华说,如今,工业4.0赛项被列入全国技能大赛,引导着技能人员关注这一发展趋势。
许光华介绍,工业4.0赛项真实还原了智能工厂的生产环境。“考题是用户下单了一个定制水杯,需要透明杯体、红色杯盖,还要将4枚钢珠放入杯中,然后压合在一起。从搭建生产设备、编写网页和PLC程序,再到进行定制化生产、回收数据等,和工厂生产定制产品的过程一模一样。”
把生产车间搬进赛场的,还有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。半封闭的工作间内,一支黄色的机器臂正在等待着选手们让它“活”起来——先把机器臂、夹具、传感器、控制系统等零件组装起来,再编写程序,让机器臂能够完成特定任务。
“很多人以为机器人买来就能干活,其实不然——机器人本体就像手机机身,没有系统和App根本用不了。”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教练、山东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苏子民介绍,机器人系统集成要解决的,正是通过给机器人当“指挥官”,让他们听懂技术人员的指令,并按照指令工作。赛项模拟的是新能源电池组装、零件分拣等,都是当下工厂最需要的技能。
教学从“跟着课本走”变“跟着产业走”
前沿赛项“出圈”,折射出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新需求。
“过去几年,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。与此相对的是,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人员人才缺口较大,系统集成工程师、离线编程工程师等岗位供需比达1∶8。”苏子民说,机器人系统集成被列入全国技能大赛,正是想以赛促训、以赛促教,促使院校积极对接大赛标准推进教学改革。
随着大赛前沿赛项的不断增设,让教学从“跟着课本走”变成“跟着产业走”,成为越来越多教师们的共识。
“集成电路工程技术赛项是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新增设的赛项,重点考察选手站在集成电路全流程的视角整体优化、提升产品性能的能力,这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当前突破技术封锁、实现自主创新的需求高度契合。”临沂市技师学院集成电路工程技术赛项教练、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关开芹说。
在赛场,集成电路工程技术赛项是模拟一款芯片生产过程,要求选手像芯片公司的工程师一样,根据已知条件独立完成一款硅基电容式MEMS麦克风芯片的电路设计、制造、测试与应用。
“这考察了选手从电路设计到工艺实现,再到测试应用的全流程能力,反映的是企业对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。”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集成电路工程技术(国赛)项目铜牌获得者、临沂市技师学院教师郑泽欣说,通过参加全国技能大赛,亲自动手完成不同模块工作,让自己更加清楚未来的教学方向。
多维发力,培育新型技能人才
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上,来自山东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选手刘豪然、葛炜平获得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金牌。对于该赛项的日常训练,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。
“在参与浪潮信息内存条弯曲度检测机项目时,我们根据企业需求调整程序,解决实际生产中的精度问题,这比课堂练习更具挑战性。”葛炜平说,在校期间,他先后参与3个校企合作项目,这种“项目式学习”模式,不仅让自己更清楚生产一线所需技能,更在团队协作、问题解决、决策沟通等方面得到锻炼。
葛炜平的经历,是山东全面优化技工教育供给结构、实施产教融合提升行动的生动写照。今年,山东印发《山东省支持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若干措施》,明确支持技工院校加强与各类龙头企业、产业链链主企业合作,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。
作为工业大省,山东超过一半的技工院校开设了高端装备、智能制造等相关专业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累计安排资金1.73亿元,围绕高端装备、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先进产业需求,遴选13所技工教育优质学校、54个优质专业给予奖补支持。
以赛促训、以赛促学,是山东培养向“新”技能人才的又一重要手段。目前,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。其中,第二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共设置106个赛项,较上一届增加了17个赛项。其中,世赛选拔项目66项、国赛精选项目40项,与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项保持一致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从发展方向、产学协同、校企合作等方面集中发力,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与培养质量,并通过组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,加强竞赛成果转化,不断提升技工院校办学质效,引导更多技能人才向‘新’而行。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。
(大众新闻·大众日报记者 齐静 通讯员 程鹏)
Email:qlms@dzwww.com


